给OH卡新手带领师的6个提示,抓紧收藏
OH卡新手带领师如何快速成长?
这5点提示一定要牢记于心!
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一
讲故事的意义
在OH卡牌的使用过程中,我很强调故事的作⽤,前⾯提到过,我们可以把卡牌视作⼀种投射测验。与⼀般的纸笔测验相比,投射测探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绕过防御。
在⼀般的人际环境中,我们跟他人对话都是带有⼀定的心理防御的,我们会根据场景的需要来调节我们讲话的内容,在不安全的场景中,我们⼀般不会暴漏自己的内心感受或个人隐私。
因此,在纸笔测验的时候,如果遇到不想暴露的信息,我们可能会选择回答虚假的答案。即使在心理咨询的工作中,心理防御也是广泛存在的,想要接近对方的潜意识,就需要让对方放下防御。
在投射测验中,来访者无法知道自己所描述的内容或是讲述的故事会如何投射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也就难以掩饰和伪装,这有利于我们了解来访者真实的心理状态。
但即便是投射测验,有⼀部分测验也可能会出现“练习效应”,这是指当来访者有意识地针对测验进行训练或测验经过重复使用,有可能仍然出现结果不准确的现象。

拿房树人绘画测验来举例,如果⼀个人预先了解房树人绘画测验的解释机理,他就有可能有意按照某种方式进行绘画来隐瞒真实的状态。
OH卡牌能比较好地避免练习效应的发生,其原因首先是很多卡牌使用技术是采取抽卡的方式,如果加上匹配,有七千多种组合,如果再加入其他卡组,这个数字还会成倍上升。
这意味着来访者很难在如此庞大的数量前提下进行有意识地练习。
其次,卡牌内容往往以故事为主,在故事的讲述中,我们很难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两个因素让卡牌在心理探索的工作中更有可能确保探索的有效性。在故事的讲述方面,多数成人故事化的能力并不是很强。
相较而言,儿童在卡牌故事化的能力上则要强得多。对于儿童来说,看卡牌来讲故事并不困难。年龄比较低的儿童还没发展出太多的心理防御,所以他们的内心感受会直接通过故事来进行表达。
成人在讲述故事上则会有些不同,虽然成人的逻辑性比儿童强,经历也更丰富,但是因为理性和防御的影响,成人反而难以讲述较长的、天马行空的故事。也不妨说,正是因为成⼈的经验,所以成人的创造力反而不如儿童。

二
工作态度—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通过故事化可以起到绕过防御的效果。
因为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故事和讲述者本人看起来是毫无关联的。也就是说,通过这样⼀种讲故事的方式,我们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内心感受通过投射的方式讲述在故事之中,但因为我们自己并不知晓这个过程,所以不会刻意防御或者掩饰。
即便我们对于故事做出⼀些修饰,有经验的带领者通过恰当的提问仍可能探索到潜意识的内容。
当然,这是投射测验的优点,但同时也带来⼀些风险。正是因为绕过防御,所以来访者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有时候该说不该说、能说不能说的都说了,如果带领者有⼀定经验,尤其在团体的情境下,会对来访者的故事做出更多保护,避免来访者不希望暴露的隐私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暴露在团体之内。
如果我们在带领过程中触及来访者不愿意暴露的部分,容易激起来访者的防御,从而否认自己的投射、沉默或攻击带领者。
这样的状况有可能会给来访者带来新的创伤体验。
因此,在刚开始学习使用卡牌时,建议大家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不要急于探索对方的内心世界或寻求某种解决方案,而是更多引发对方的主动思考。在探索遇到困难时,不要强硬地推动,以免给来访者带来创伤。

三
非指导性
在玩卡牌的过程中,带领者只是比来访者更熟悉和了解卡牌,但这并不意味着带领者比来访者更了解他的处境和心理状况,也不意味着带领者有比来访者更好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卡牌的探索和治疗过程中,带领者所做的工作是帮助来访者发现他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根据这个发现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OH卡牌被设计成⼀个没有“领导”的工具,因为潜意识的探索无需他人做出评判。
如果我们急于帮助他⼈解决问题,从而在发现卡牌中与我们观念不⼀致的部分就加以干涉,很可能会影响来访者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相信来访者并非需要有⼀个权威来告诉他在他的世界中发生了什么,应该如何去做,我们相信来访者的体验已经存在,这种体验也会带领来访者去进⼀步觉察和做出改变。

四
平衡取向与一次一结
在前文中介绍了卡牌具备的治疗功能,但这个治疗的功能并不见得能帮助来访者在⼀次卡牌工作之后就产生脱胎换骨的改变。
而且由于卡牌工作的特点,玩卡不同于连续的咨询过程,有可能对方玩⼀次卡牌之后没有后续的参与机会,因此在卡牌的工作中,我们不轻易触及太过深刻的心理主题。
同时,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也帮助来访者了解自身的资源,帮助他探寻问题的解决方向,意识到自己具备着问题解决的能力,这就是卡牌工作中资源与问题平衡的取向。
之所以有这样的考虑,是因为我曾有这样⼀个经验:
我的⼀位学生去做了⼀次卡牌,卡牌的带领者很犀利地指出了她身上上存在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并未在当次的卡牌中解决,带领者也未帮助她探索未来的问题解决方案。
结果在长达⼀年多的时间⾥,这位学生都受到情绪的困扰——她常常想起带领者给她指出的问题,但又苦恼于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
直至一年多以后,她有机会再和我一起工作去讨论这个问题,又花了不少时间才得以解决。这个事件让我考虑到,或许带领者对于来访者的保护,不仅仅在于保护来访者的隐私,避免造成二次创伤,可能也包括不要带给对方的一个无法处理的焦虑。
出于这样的原因,我比较倾向在卡牌工作中,尽量每次结束都带给来访者“完成感”,也就是说,来访者愿意把卡牌工作的过程纳入自己的解释体系,而非带着某种强烈的情绪结束卡牌的探索。
五
了解卡牌
如果我们希望做⼀个合格的带领者,对于卡牌的了解是必要的。在本公众号中,我们也会对部分卡牌做出⼀些介绍和探讨,但更多熟悉卡牌的工作需要我们自己完成。
在我带领卡牌的长程小组(指以卡牌为工具,每周⼀次固定时间固定人员的小组形式)时,会有人这样说:“这张卡牌好陌生,我之前好像从来没见到过。”
如果我们不熟悉卡牌,在他人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在团体带领中距离的原因,或者个案过程中观察角度的原因,无法清晰卡牌上的内容,从而阻碍我们恰当地提问,或者对内容产⽣误读。
对于新手带领者来说,至少大体熟悉每张卡牌是很重要的。

六
用卡牌工作
我们使用OH卡牌来进行探索,这意味着工作的方式有别于聊天或者谈话咨询,不要把卡牌只是当作⼀个发现来访者问题的工具来使用。
我们会讲述某个故事,或者对某张卡牌产生感觉,这往往代表我们被卡牌中的某个信息触动。
当来访者使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的时候,或者直接述说自己的事情,我们不要直接与对方探讨现实问题。
因为如果这样做,往往我们就顺着来访者的现实事件而工作,卡牌在这里就没有了作用。
我们需要有⼀个考虑,在来访者面前的卡牌中,有什么因素让来访者说出了之前的内容。我
们可以问问来访者,在这张卡牌上,是颜色、画面、人物还是其他的什么信息让他产⽣了感觉?
这样我们就把来访者重新拉回到卡牌的情境中来。

新手OH卡如果
找不到提升方向
那建议使用
青蓝心晴的【OH卡】功能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点击【OH卡】模块
在一次次实践中
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推荐资讯
- 使用教程 青蓝心晴平台使用教程(总...
- 使用教程 青蓝心晴平台使用教程(O...
- 使用教程 青蓝心晴平台使用教程(心...
- 使用教程 青蓝心晴平台使用教程(测...
- 使用教程 青蓝心晴平台使用教程(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