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躺平的背后:许多父母正在无情地消耗自己的孩子而不自知!

分享

分享到:

    发布于:06月25日 18:39  浏览量:272  来源:青蓝心晴

最近几年人们讨论最多的热点话题,除了内卷,大概要数青少年抑郁症高发,休学躺平的现象了。

 

社会上也对抑郁症年轻化这个问题的成因讨论得沸沸扬扬。

 

有人把他归结于现在的孩子学业压力相比过去增大太多了,他们已经被繁忙的课业和补习班偷走了童年。

 

有人则主张是因为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条件都非常丰富了,他们不愁吃穿,所以在心理和情感的需求上就更加高了。

 

还有一些人认为,归根究底,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趋势是由于最近这些年,我们社会上对抑郁症的关注与日俱增。所以导致我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了,当我们感觉到情绪困扰影响到日常生活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选择去医院就诊,所以这是一个“悖论”。

 

这样观点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青少年抑郁症这个问题,但都各有各的道理。

 

今天,我们来尝试探讨一个全新的视角,那就是在现在的家庭关系里,父母对孩子的消耗增加了。

 

01:家庭都在“热锅上沸腾”

 

在过去,许多80后和90后成长的那个年代,家庭关系的张力远远没有今天这样大,许多孩子都是在放学之后回到家里写完作业,就一溜烟地跑出去玩了。至于孩子们去哪里玩,和谁在一起玩,只要不是玩到太晚或者是玩一些太危险和出格的事情,大人们一般都不会过问太多。最多就是嘱咐一两句:“路上注意安全,记得早点回家”,便任由孩子自己去了。

 

那时候,学校对于孩子们学业成绩的关注程度也远远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孩子们一次两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学校老师虽然会拉过去训一顿,加上让把试卷带回家给家长签字时,有可能会加上一顿“竹笋炒肉”,但也绝对不会像现在的“家校沟通”一样,除了班级大群,还要拉很多个“活动群”,“家委群”,“考试成绩总结群”等等... 在没有“微信”的那个年代里,人和人之间通讯的效率或许很低,但这种低效率刚刚好能够把每个人都放在一个合理的位置和距离上,让他们在放学和下班之后,都能够有时间和空间去做他自己。

 

现在的情况就很不一样了。从孩子读小学开始,家长们也被迫要进入班级的各种群里面随时“待命”,接收老师发送的各种消息,除了简单地回复“收到”以外,还掺杂进了很多成年人之间的人情世故和江湖潜规则。

 

要想老师对自己家孩子态度好点,多关照关照,就得费尽心思把和老师的关系维护好了。在班级群里,如果自己被@是因为孩子在学校做出了什么很丢人的事情,那就不仅仅是自己在全班家长面前社死的事情,还牵扯到社死之后,老师和其他家长会怎么想,怎么看,怎么和自己家孩子说的问题。

 

因为关系一下子被拉得“非常近”,近得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简短的一条文字信息去告诉父母,孩子今天在学校表现如何,做了什么。实际上老师和家长内心里的距离反而是更加远了的,因为站在家长的角度,我需要提防着我的面子问题,也要尽量地让老师感到舒心和满意。

 

关系一旦变得复杂起来,心和心之间的距离是近不了的。

因此,当孩子放学回到家,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吃完饭赶紧回房间写作业,写完作业自己赶紧在家提前预习接下来将要学习的功课,在家里提前先学好了,才能保证在学校里考试的时候,孩子不至于太吃亏。被自己的同学们“卷死”。

 

而父母们自身本来也在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接收了老板和客户的一堆负面情绪,好不容易加班加点地忙完了整整一天的迎来送往,各种应酬。周旋于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回到家,也是他们想要放松,想要好好做自己,但却又要面对孩子的教育和抚养等一系列问题,不得不继续强打精神“支楞起来”的时候。

 

父母们内心也想好好休息一下,但又因为“内卷”给到了父母很多辅导孩子功课和学习的“重任”,所以他们常常是无论有内心里多不情愿,都需要“被迫营业”的。

 

再加上面对的又是一个比自己小很多,看起来即使用“威严和武力”去直接相处和沟通,也没有办法主动抛弃或者是回击自己的孩子。自然在情绪的表达和抒发上就要显得“肆无忌惮”很多。

 

许多父母,在孩子出现明显的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之前,都以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相处,比和老板和同事之间的沟通,要好太多了。但实则不然。

 

家庭关系在热锅上沸腾的同时,父母在很多时候往往是不自觉地在一些小事上“消耗”自己的孩子的。

 

02:父母的消耗,让孩子抑郁

 

在知乎上有一个热度很高的提问:“为什么很多精神科医生不愿意搭理年轻抑郁症患者?”,底下的回答直接真相了:

 

“因为绝大多数年轻抑郁症患者的治疗难点,是他们那个脑袋被驴踢过的家长”

 

而接下来的一个回答,更加印证了这个观点:

 

 

父母紧绷的神经以及他们对孩子的“爱之深,责之切”正在无形地消耗着这些孩子们。

 

无论是多么无关痛痒的一件小事,爸爸妈妈们在批评自己孩子做得不好这件事上,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在这种“做任何事情都会迎来点评”的家庭氛围里,总是得到“差评”的孩子自然也就渐渐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动力。

 

只是孩子们虽然能感受到自己慢慢变得不开心了,很痛苦了。在他们尝试与父母沟通,期待着能够得到父母的理解的时候,他们往往依旧是得不到的。

 

在医院爆满的儿童精神科门诊外,挤满了面无表情的孩子,和一个个语气和表情浮夸的家长。

 

甚至还有医院的心理科在诊室外面挂出告示:“请首次就诊的青少年患者到导诊台找护士帮忙给父母加号,共同完成心理测评!”

 

对于心智还未发育成熟的孩子们来说,父母就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依靠,但很多父母也许是自己内心里还想当孩子。在不自觉之中,相比于孩子需要父母,他们在内心也非常需要依靠自己的孩子。

 

而这种基于年龄和生理发展,经济收入上巨大差距带来的“强势依附”,占据了孩子们成为自己的自由,以及实现个人追求和抱负的空间。

 

父母们常常会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们生你养你多么不容易,你这样对得起我们吗?”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的“孝道”,成为了一道强力的道德枷锁。锁住了孩子们表达自己,张扬个性的自由,他们甚至不被允许去表达恐惧和脆弱。因为一旦他们开始表达,接不住这些负面情绪的父母就会直接强制地“明令禁止”。

 

你再哭,再闹,我们就不要你了!把你一个人丢在这里了!

 

这,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天大的事。而父母浑然不觉,这样的事情积攒多了,孩子就会越来越怀疑自己,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

 

内心的抑郁,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形成了。

 

03:你有啥好抑郁的

 

我曾经见到过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他感觉自己就是父母的“显摆工具”,自己拼了命的学习,是因为父母需要用“我们家孩子学习从来都不需要我们操心,名列前茅...”这样的语气去在外人面前炫耀。

 

如果某一次不小心考砸了,爸爸妈妈炫耀不了了的时候,对他的态度就急转直下,“你怎么这么笨”,“才考这点分”,“你好意思出门见人吗”...等等话语充斥在他的耳边。

 

而才刚12岁的他,很容易就觉得父母说的是真的。

 

因为爸爸妈妈现在就是他的天,他的整个世界。

 

但如果放到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呢,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出真正“不好意思见人”的其实是孩子的父母。

 

这对父母的自尊和面子,是靠孩子一个人极力撑起来的。

 

但无论是谁,都会有累的时候,更何况他只是一个孩子。他会把父母在外人面前“丢面子”的责任全部归咎于自己身上。

 

因为他感受到了父母是希望他这样的。

 

其实,在家庭当中亲子关系的困境,远远不止这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在热锅上沸腾着,自顾不暇的家庭里,父母常常用自己“沉重如山”的爱,让孩子无处可逃。

 

因为想要“为你好”,所以一个妈妈可以辞掉自己高薪的工作,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和时间都用来陪伴孩子,辅导孩子,围着孩子转。

 

这样的关系里,孩子完全失去了自己独立的空间。一举一动都受到妈妈的“教育”,凡事都被劈头盖脸地指导“你这么做不对,你怎么能这么做呢?你这样能做什么事?”

 

在咨询中我收到过很多类似的反馈:一旦让这些父母停止继续指责孩子,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会直接陷入抑郁的状态。对于他们来说,停止指责就好像在戒烟,戒酒一样让人难受。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这个“停止”的过程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当他们内心的攻击性不再能够朝向孩子去“发泄”的时候,他们就要开始质疑和攻击自己了。

 

否定和批评孩子,其实是在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

 

因此,有很多父母常常在孩子陷入抑郁情绪的时候质问他们:你有啥好抑郁的?孩子很多时候只不过是在代替父母抑郁而已。

 

 

而很多抑郁的孩子,他们完全以父母的心思,意念,价值观为中心在生活,自己的内心却是空空荡荡的,一片虚无。

 

等到这片虚无和忧伤慢慢变得越来越大,把孩子吞噬掉的时候,他们内心的崩溃,会来得“非常突然”,但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如果你正在亲子关系和育儿方面感到困惑,欢迎打开“青蓝心晴”的微信小程序,和我们的AI心理咨询师一起聊一聊,尝试给生活打开一扇崭新的窗,让前方的路更加宽广。

 

最重要的是:作为父母,当你真正获得了属于自己人生的自主权之后,你的孩子才会获得自由,并健康成长。